施工工艺流程:定位放线→板材就位安装→安装专用连接件→垂直度、平整度调整→板缝处理→清理→验收
(1)定位放线:根据工程平面布置图和现场定位轴线,由总包技术人员确定板材墙体安装位置线,一般是弹出墙板上下的边线。标出楼层的建筑标高,安装门窗洞口处的墙板时需要。
(2)板材就位安装:将板材用人工立起后移至安装位置,板材上下端用木楔临时固定,下端留缝隙 20~30mm,上端留缝隙 10~20mm。缝隙用聚合物砂浆塞填。板材安装时宜从门洞边开始向两侧依次进行。洞口边与墙的阳角处应安装未经切割的完好整齐的板材,有洞口处的隔墙应从洞口处向两边安装;无洞口隔墙应从墙的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安装。施工中切割过的板材即拼板宜安装在墙体阴角部位或靠近阴角的整块板材间。拼板宽度一般不宜小于 200mm。
(3)安装专用连接件:板材就位后,按照弹好的墙体位置线安装 U 型卡或单向管卡,每块板板顶一只卡件用射钉与砼连接(板高大于 4m 时底上各一只连接件)。
(4)垂直度、平整度调整:用 2m 靠尺检查墙体平整度,用线锤和 2m 靠尺吊垂直度,用橡皮锤敲打上下端木楔调整板材直至合格为止,校正好后固定配件。
(5)清理及验收:每完成一个房间都要及时清理卫生,达到现场文明施工要求,杜绝完成一个单元或是一层后再去清理卫生。对于业主方、监理及总包方提出的整理现场卫生的要求,要第一时间无条件的按时完成,如果施工单位不清理,现场管理人员可立即安排人员清理,费用从工程款中扣除。清理施工现场和已施工完成的板墙,报总包、监理、业主验收。
(6)墙板安装后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水电安装专业开槽、开洞工程,作业前应按设计图将管线位置与走向在墙板上进行弹线定位。施工时,应按定位线使用小切割机与钻孔机具进行开槽和钻孔。严禁随意打洞、凿槽及损伤节点连接。墙板开槽宜沿墙板长度方向且在板内纵筋间的位置;开槽深度不得大于 1/3 板厚,槽宽不得大于 30mm,正反面都需要开槽的隔墙,两槽相距≥50mm;开槽深度大于 1/3 板厚或沿板宽横向开槽宜用保护层加厚的墙板;隔墙板上的竖向管线宜设在竖板间拼缝位置。竖向管线较集中部位宜用 C20 砼现浇固定;管线敷设后应用 1:3 水泥砂浆填实,表面略低于墙板面 2mm,再用专用修补材补平,并沿槽长外贴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或设置钢丝网增强;墙板上开设风管等洞时,应约留 10~20mm 宽的间隙,空隙应用专用修补材补平。(注:此工序由后期专业施工队伍完成)。
(7)墙面处理:总包单位及后期装修施工单位在板材拼缝处粘贴 100mm 宽耐碱玻纤网格布;开管、线槽处粘贴不小于 200mm 宽耐碱玻纤网格布,且管、线槽每边不小于 100mm;板墙转角处、与不同墙体连接处粘贴不小于 300mm 宽耐碱玻纤网格布或轻质隔墙满铺耐碱玻纤网格布。